(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李 俐
倾斜的舞台、焦土一般的大地、不会飞的鸟儿、挂着白色气球的树枝……走进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歌剧院,舞台上简单的布景让荒诞、变形、恐惧的氛围呼之欲出,这就是根据卡夫卡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话剧《在流放地》。这部由易立明导演、张敞编剧的新作,在完整保留原著精粹的同时,也试图将卡夫卡在其他作品中展现出的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融入其中,使观众进入更广阔的“卡夫卡世界”。
卡夫卡的小说《在流放地》创作于1914年10月。写这篇小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那是一个机器工业化开始盛行的时代,卡夫卡基于对人类自身困境和工业化时代人与机器的冲突与反思而写作此文。作品详细描述了一场以“机器”为刑具而展开的酷刑,揭示了当时已经扭曲变形的世界之残酷和西方国家机器对人的异化。
当这台“杀人机器”在一阵烟雾中被推上舞台时,怪异惊悚的气氛达到了顶点。这是一台设计精巧、结构复杂的机器,行刑方式也经过周密设计,被判决者趴在“床”上,机器按照测绘仪上的图纸运转,耙上的长针刺入犯人背部,把判决刻写于其身上……整个行刑过程持续12小时,直到犯人流尽鲜血而亡。而荒诞的是,接受这样酷刑的犯人仅仅是因为在站岗时打了一会儿瞌睡,甚至至死也不会知道背上所刻的罪名。
卡夫卡擅长以逼真细腻的描写,讲述一个卡夫卡式的荒诞世界,这一点也延续到了舞台上。精密运转的齿轮和详尽的使用说明书让人直观地看到了杀人机器的冷酷无情和其所隐喻的运转机制。充当法官和行刑者的军官则以大段的台词,津津乐道解说杀人机器的构成、行刑程序的特征和行刑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将其对暴力的狂热以及对腐朽系统的膜拜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这样一个变异的社会,人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崇尚权力的军官为捍卫“机器”选择了以身殉道;善良而脆弱的新司令官试图改变旧机制,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犯人、小兵等流放地的芸芸众生则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荒诞机制;外来的旅行者似乎最容易让观众代入,他始终处在迷茫之中,既相信命运早已注定,又没有停止对未来道路的探求。
《在流放地》的海量台词不仅语义丰富,还充满诗意和哲学意味。这不仅给演员的表演增加了难度,也让观众不敢有丝毫放松。机器、命运、正义、法律、权威……一系列关键词不断跳出来,持续挑战着观众的思考力。在一定意义上,卡夫卡的“流放地”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极端缩影。流放地的命运终将如何发展?旧司令官代表的荒诞机制是否会真的“死而复生”?剧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鼓励观众走出剧场、继续思考。(李俐)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