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滚动:诗词入古调,如是品皮黄

2022-11-01 09:56:42 来源:教育之星

作者:刘岩

近日,一组颇具特色的京韵歌唱古诗词引发了各界的热议。许多几乎从不听京剧的朋友告诉我:“听了这张专辑,开始喜欢京剧了!”带着强烈的好奇,我细细聆听了京剧坤生王子的《如是西皮》《如是西皮·二》这两张专辑。一共二十二首唐宋经典古诗词,以传统的京剧音乐编创声腔,于歌唱中达到微妙的和谐,同时又呈现出清新古朴的艺术特色。不过,是不是靠诗词、京腔加配乐这种简单的“1+1+1”组合就可以完成创作呢?这还真要“细说从头”。


【资料图】

先说诗词体裁。从源头上讲,诗词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这种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三百零五篇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包括民歌、赞歌、祭祀歌种种。到清乾隆年间,皇家主导完成了《钦定诗经乐谱全书》,将《诗经》中的诗歌以“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和箫、笛、笙、钟、磬、琴、瑟的伴奏曲谱记录下来,并谓之“古乐正声永当遵守”。从结构上看,古体诗词的五言、七言和上下阕,又恰恰与传统京剧的唱句相吻合,而诗词韵脚,与京剧辙口也基本是一致的。实际上,京剧唱词的发展成熟过程中,一直都没有离开诗词:《春闺梦》的“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壮别》的“骇浪奔涛增婉转,风叱云咤也缠绵”;《西厢记》的“晓来谁染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哪一段不是精彩绝妙的诗词佳句?

再说京剧声腔。在京剧形成的早期,它被称为“皮黄戏”,包含“西皮”“二黄”两种声腔。“西皮”是明末清初,由陕西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的;“二黄”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民间曲调。所以说,京剧是集成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祖国两大母亲河的地域文化产物。京剧的记谱方式采用了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工尺谱”,也是“五音”的一种演变。“上、尺、工、(凡)、六、五、(乙)”,也就是今天乐(简)谱的“do,re,mi,(fa),sol,la,(si)”。

如此,诗词的韵律与京剧声腔的构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了。那该如何将诗词中的“字”唱出来呢?这一点上,正凸显了创编者的功力。

现代的歌曲易为大众所接受,主要是在旋律美上下足了功夫,更多是“以字就腔”。相反,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歌唱,必须坚持“以字行腔”,或曰“腔从字中来”。字中的腔在哪里?在“四声”即“平、上、去、入”之中。举例说明:湖广音“四声”的音调走向,阴平sol→sol;阳平re↘do↗mi;上声fa↘re;去声mi↗sol。聆听《如是西皮》的作品,显然创编者是典型的以“字音”引领设计唱腔的,这样自然收到了上佳的传统声韵效果。当然,整体的设计创编还采纳了很多其他声韵学的方法。

以专辑中曹操的《短歌行》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是曹操以近乎独白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愁苦”。苦于“人才难得”,又正积极地“踌躇满志”。四字句的唱腔设计采取了略显低沉的慢【西皮流水】,好似诗人倾诉,又是自诉,进一步营造并强化了诗画的意境。同时,演唱中的“梭波”、“江阳”、“人臣”、“一七”的辙口恰与诗韵相吻合,规整而不拘泥,词句上口,旋律入耳,节奏明朗,引人跃跃欲试。

喜欢这段唱的人,还可以再试试周信芳先生(麒派)《追韩信》中的“我主爷起义在芒砀”,马连良先生(马派)《状元媒》中的“非是臣心彷徨不肯前往”,两段唱正是一个“自诉”,一个“倾诉”,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同样是“踌躇满志”,我们再来听一听苏轼的爱国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唱腔,创编者选用了激越高亢的【高拨子原板】,锣鼓以【单飞燕】利落切入,京胡以sol音起始过门儿,第二小节迅速拉升至高音re,并以符点错开节奏,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接下来的主音仍紧紧锁定sol音,使其坚定成为全曲的“主干音”;“老夫聊发少年狂”首句一进入,一位英气逼人的老英雄就映入眼帘,一手牵猎犬,一手托苍鹰,飘舞的战袍瞬间席卷了山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略略收着唱,“郎”字以fa音结束上阕,半音的不稳定性,使听者更加期待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的“酒”字以高音do进入下阕,“鬓微霜,又何妨”的“妨”还是回到高音do收住,一头一尾两个do遥相呼应,体现出坚定不移的信念!“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再度转入低音区,表达殷切的期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又重回激越,“狼”字站住高音re,延留行腔最后仍然以高音do收住,音乐上漂亮地解决,情绪上又一次点题:矢志不渝!

这是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词句与旋律的结合堪称经典。如果您也喜欢,推荐欣赏周信芳先生(麒派)《徐策跑城》中的“湛湛青天不可欺”,杨秋玲《杨门女将》中的“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必定令您沉醉。

专辑名为《如是西皮》,料想只是一个指代,因为其中也收录了二黄调式的作品,而且也同样出色,比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仅仅吟诵着这首诗,就足以勾勒出一幅绝美的花鸟人物画,该如何配曲呢?聪明的创作者选择了二黄【四平调】,画面瞬间流动起来:轻悠的鼓键引导小锣开出【软夺头】,京胡起奏传统四平调过门儿,两次出现符点八分mi的艺术化处理,更显摇曳生姿;首句去年的“年”以do音走低唱介韵,流出浓浓的湖广音,“今”字之前京胡垫入十六分“re mi do re”,好不俏丽;次句中的“花”和“相”两字中间再次垫入十六分“do la re mi”“si la so la”,既统一了前后风格,又顺利解决了两个阴平字紧挨容易“一顺边”的演唱难题;第三句“人面”二字之后的过门儿,与首句“去年”之后的完全相同,正是四平调基础旋律的反复,丝毫不显单调;末句再次出现的“桃花”二字,以高阳平改走“京音”,巧妙避开了与第二句“桃花”二字的字音重复,“依”字以sol音异峰突起,正展现出传统老生“立音”和“脑后音”的特色,一个小高潮之后收住尾声。全曲自始至终给人以轻松闲适的代入感,四平八稳,朗朗上口,诗意曲意相得益彰。喜欢这首的人,推荐欣赏马连良先生(马派)《胭脂宝褶》中的“适才间离却了皇宫内院”,余叔岩先生(余派)《乌龙院》中的“宋公明打坐乌龙院”,可多体验下古人的慢生活。

来自北京京剧院的三位主创人员王子、张一平和闫啸宇,构思、技法和奏唱堪称精妙。以诗词为文脉,以板腔为载体,这几位青年艺术工作者,挖掘出了深埋于中国人心底的律动。(刘岩)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