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守候七夕文化的唯美诗意

2023-08-22 09:18:2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相关资料图)

作者:郑书涵

随着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和社交网络的日渐发达,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生活的仪式感。岁月如流,脚步匆匆,生活需要仪式感,爱情更需要仪式感。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有穿针乞巧、拜织女、吃巧果等传统习俗,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是名副其实的“爱”的节日。作为底蕴深厚、唯美诗意的传统节日,七夕是中国人完成爱情仪式感的最佳选择。那么,如何过好七夕,让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回眸七夕,真爱不老,七夕触发无限的历史、宇宙和人生感怀。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一杯情深意浓的老酒,还是一个情意缱绻的意象。

挖掘“七夕”意象:诗性符号,唤醒古老的文化记忆。意象,即表意之象,旨在表达人的诗性生活体验,承载意义、价值和梦想。传者以“象”达意,受者以“象”解意,“象”在传受双方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意象的范围广阔,可以是物、事、理、情,即物象、事象、理象、情象。古人常借七夕意象赋诗。《古诗十九首》中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林杰写“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白居易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其中“牵牛星”“红丝”“比翼鸟”皆是意象。耳熟能详的物象在诗人笔下绽放无限诗意,它们承载了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对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的向往,是中国式浪漫爱情的具象化。中国人以天人合一为文化背景,生活在一个互为象征的话语体系中,对七夕这样的传统文化意象具备天然的感知力,挖掘七夕诗词、故事、传说的内涵,能够唤醒中国人古老的文化记忆。七夕,是一次次出现在祖先们生活中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情感,是一个原始意象。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来说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沿着这条路,我们能重温“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忠诚和温存,能行稳致远。

建构“七夕”意境:身临其境,感受审美文化体验。意象最大的魅力是代入感和触发联想,“意象经营意境生”,作家艺术家通过意象经营建构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意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有限的意境中感受到无穷的韵味。建构意境讲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建构诗情画意的场景,给受众留下广阔的想象和解码空间,体现了中国传统留白美学。“七夕”意境建构不拘泥于形式,线上和线下都可以带来丰富的审美文化体验。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晚会节目《给女孩》,用歌曲串联起梳洗备巧、投针验巧、遥拜织女、穿针乞巧等环节,生动再现古代女子过七夕的传统习俗和流程。央视《七夕晚会》先导短片《鹊桥仙》打造了热闹非凡的七夕夜市场景,展现了女主角穿越到古代长安城七夕夜市的所见所闻,灯笼题词、放孔明灯、泼墨剑舞、热闹街景和身着汉服的熙攘人群令人目不暇接,让观众在其中体味到了浓浓的七夕文化底蕴。许多古镇和文化旅游景区也推出了七夕系列活动,包括七夕河灯文化节、七夕游园会、七夕主题集体婚礼等,借助原有的实景资源来建构七夕情境,达到重现七夕昔日繁华,“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效果。这些活动中的“七夕”意境,往往给人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我们的身上流淌着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血脉,千年万年,走不出天人合一的“一”。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回眸“七夕”:点亮真爱,焕发传统的现代价值。七夕文化中最著名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几千年来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依然妇孺皆知。真爱不老,如何能够留住七夕文化之美?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对古代传统习俗的复刻,而是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七夕文化的价值不应当仅停留在穿针乞巧、做巧果、拜织女等传统习俗的展示,更应当借“真爱永存”的传说故事,鼓励年轻人坚定对爱情的信心、勇敢追求真爱,树立正确爱情观。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节目《爱》串联了昆曲《牡丹亭·游园》、越剧《梁祝·十八相送》和豫剧《白蛇传·断桥相会》,用戏曲形式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三段爱情故事。《爱》选择了中国人熟悉且普遍认同的人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爱情的美好。故事中的价值选择、人生磨难、真善美等为当代青年人提供了参照系,有益于当代人摆脱“杯水主义”“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气,创造自己的真爱人生。(郑书涵)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