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134期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 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故本题说法
正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选项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选项 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选项 C,社会实践性属于干扰项。
选项 D,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题干中,描述的是建构主义的相关内容,故选择建构主义学习观内容,选项 ABD均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 ABD。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习观。
选项 A,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和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符合题干描述。
选项 B,人本主义学习观从全人的视角阐述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不符合题干描述。
选项 C,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他通过复杂的实验技术,提出了新的行为概念,即人类行为在很多方面被能客观地详细陈述和操纵的环境所控制,因此被称为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个体随意行为的建立。是对华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故不符合题干描述。
选项 D,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题干中强调的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故本题选 D。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A 选项,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它由布鲁纳明确提出,是一种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小组和个别教学。该方式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
B 选项,交互式教学是基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开发的一种进行读写能力的动态中介模式。该模式强调在读写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对中介意义的共享,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社会性交互作用,既发展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使师生各自获得发展。
C 选项,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学教学性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该方式是一种学生自学的方法。
D 选项,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者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综上所述,选项 A、B、C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 D。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教学观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A 选项,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的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
B 选项,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
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模式由 5 个环节构成:(1)创建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C 选项,随机进入式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信息进行建构,获得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学要促使学生在多个情境中,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建构,以达到对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把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D 选项,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的自主学习策略是抛锚式学习策略。故本题选 B。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选项 A,随机进入式:呈现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散发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估。
选项 B,抛锚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选项 C,支架式: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选项 D,探究式: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题干中教学模式符合随机进入式流程,故本题答案选择 A。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
新发展,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
选项 A、D,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冯·格拉塞斯
费尔德和斯特菲为代表。激进建构主义的基本原则:①强调认知活动的建构性质,一切知识都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②肯定认知活动的个体性质,认知的机制并不是去发现本体论的意义,而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组织自己的世界。他们认为每个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在激进建构主义者看来,个人的建构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所以激进建构主义常常被称为“个人建构主义”。
选项 B、C,社会建构主义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鲍尔斯费尔德和库伯等人为代表。基本观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而言都是共通的;知识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为了尽可能达到与世界本来的面貌一致,知识又地被人类改造着。同时,他们认为社会环境、社会共同体对认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个体的认识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化境中才得以实现,个体的建构活动所产生的“个体意义”实际上包含了对相应“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继承。可见,虽然社会建构主义者也把学习看成个体建构自己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他们更关心的是建构过程中社会性的一面。
根据题意,本题选择 B。
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故表述正确。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主要内容有: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即选项 A 说法正确。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即选项 B 说法错误。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
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即选项 D 说法正确。
选项 C,生存是掌握知识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探究和掌握真理。建构主义的知识主要是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知识和认识必须是有用的。
综上所述,选项 ACD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 B。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法,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倡的,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所谓非指导性教学法,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
选项 A,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由瓦·根舍因提出。
选项 B,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选项 D,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布鲁纳倡导。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