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人物篇之裴斯泰洛齐 天天简讯

2023-06-18 16:46:45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裴斯泰洛齐(1746-1827年)是19世纪瑞士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其代表著作为《林哈德和葛笃德》。

一、教育实践活动

1768年,裴斯泰洛齐开办“新庄”示范农场,想通过传授新的耕作技术来改善农民生活,但未获。1774年,他将新庄逐渐变为一所“贫儿之家”,收容流浪儿童,让这些孩子一边学知识,一边从事劳动,教给他们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技能,并亲自教孩子们学习读、写、算,这是教育史上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


(资料图片)

1798年,裴斯泰洛齐建立了斯坦茨孤儿院,组织儿童边劳动边学习,同时积累了以母爱作为德育基础的新经验。裴斯泰洛齐很注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也注意智力、道德和体力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为使教育心理学化,他开始了初等教育的合理的新方法的研究与实验。

1799年,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市立幼儿学校担任老师,第二年担任了市立中学的领导职务,继续他的初等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这一时期是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尤其是在教育理论上最有成效的一个时期。1825年,裴斯泰洛齐写成总结自己一生教育工作经验的最后一本著作——《天鹅之歌》。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裴斯泰洛齐,代表著作为《一个父亲的日记》。

二、论教育目的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主要指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的、和谐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协调和发展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人达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即培养所谓的“完人”或“真正的人性”。

三、论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他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旧教育和旧教学的基本机制,将新的教学机制建立在符合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将教育的目的和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第二,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第三,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与自然活动的规律相协调,首要的就是要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一致。第四,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儿童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对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为初等教育革新所作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

裴斯泰洛齐致力于要素教育的原因有:(1)他认为儿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都有其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2)为了广大劳动人民都能接受到更加简便有效的教育。

要素教育理论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要素教育既要求每个人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发展。其出发点:一是儿童身心发展有其自然的顺序,这个顺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二是简化初等教育方法,使每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教自己的孩子。他总结德、智、体方面的要素为:德育要素,即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要素,即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要素,即关节的活动。教育就是要从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设计,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五、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根据教学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的理论,具体研究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对当时的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提出了很多革新意见,为科学地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开创了基础。被誉为“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艺术首先要培养人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因此,他对初等学校的语言教学、算术教学和测量教学十分重视。语言教学:词的学习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又是词的最简单的因素。他主张语言教学从发音教学开始,先使儿童学会发音,然后是单词教学,最后才是语言教学。算术教学:“1”是数目最简单的因素,而计数是算术能力的要素,先个位数,再十位数、百位数,要在形成整数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其教学程序是先加法、乘法、除法,然后是减法。测量教学:也称为形状教学。直线是构成各种形状的最简单的因素,测量教学要先从直线开始,再学习四边形、三角形及各种多边形,然后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

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并将此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早期,裴斯泰洛齐主要重视生产劳动的经济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之间并无内在意义的联系。后期,裴斯泰洛齐关注生产劳动的教育价值,将两者在人的内部结合起来,不仅把学习和劳动的结合视为帮助贫苦人民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改变贫困状况的手段,而且将其和体育、智育、德育联系起来,肯定其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信通过老师的讲解,各位同学一定对教育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一下!

1.【单选题】历史上第一个明确主张“教学心理化”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奇 D.杜威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裴斯泰洛齐的思想。裴斯泰洛奇主张:①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其中赫尔巴特受到裴斯泰洛奇的影响,提出了教育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故本题答案为C。

2.【单选题】关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林哈德和葛笃德》是其代表性教育著作

B,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C.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和诉求的教育家

D.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代表著作为《林哈德和葛笃德》。他的观点有:(1)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4)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基础。

D项: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A、B、C三项:均为裴斯泰洛奇的观点。D是赫尔巴特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后续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讲解!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努力备考,预祝大家都能顺利!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