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保监会共招录1385个职位、2403人,分别占2023年国考总数的7.8%和6.5%,为近六年数量的招考,建议考生抓紧复习、把握机会。
银保监会的工作,社会尊崇度较高,报考人数较多,而且岗位层级越高,竞争越激烈,银保监会机关、各省监管局岗位面试考生入围比例为均为4:1,银保监分局和监管组面试考生入围比例均为3:1。
(相关资料图)
银保监会一般采用普通结构化面试形式,部分岗位可能会有追问。一般一天一套题,每套题6道题目。共15-30分钟,25分钟较为常见。不同地区面试时长各有不同。一般在剩余2、3或5分钟时会有提醒。一般采用听题,由考官读题,听一道答一道。考场内无题本,一般提供草稿纸和笔。考官5—7人,计时员、监督员等工作人员若干。
银保监会面试题目构成:自我介绍1道;普通结构化2道;专业题2道;英语题1道,部分考场有追问。
银保监会面试题型多元,综合分析、岗位匹配、应变、计划组织、言语表达、人际交往等题目均有涉及,综合分析、岗位匹配、应变题目是重点。分财经、财会、计算机、法律、综合五类岗位分别考查专业题,所有考位都考查英语题。考查监管实务题,一般为应变题目,涉及银行业务、银保监会执法和接诉业务等。
下面是银保监会的面试题目展示,供各位考生参考。
保险公司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答题要点]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且瞬息万变的风险很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经营不善,面临破产的危机。我认为保险公司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保与核保风险。一方面,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将加大长期重疾险和医疗险赔付风险,并增加年金产品负债成本,若在产品设计时未能充分预估,将导致责任准备金计提不足的承保风险。另一方面,在第二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保险公司层层机构设置,经理人员与实际业务操作人员的信息交流十分有限,业务人员在负责承保与核保时,可能明知保险标的不符合承保要求,但为了实现自身效用化而盲目承保,加大承保风险。
2.理赔风险。随着保险公司的增多,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的余地较大,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能在理赔环节上与保险人展开利益的争夺。也就是说,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能要求保险人对除外责任进行保险赔偿,即通融赔付。业务人员在理赔时,可能不按理赔程序办事、收受贿赂,加大理赔风险。
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就是由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道德上的原因而做出的某些行为给保险公司经营所带来的风险。道德风险的两大表现形式就是对保险公司进行欺诈和逆选择。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公司赔付增多,利润下降,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偿付能力,最终也影响到其他保户的正当权益。
4.信用风险。在经济转型、去杠杆和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信用环境严峻。2020年,在信用风险逐步释放的背景下,保险资金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叠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攀升,保险公司持仓债券及非标产品的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随着行业内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部分非标产品也隐含了信用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敞口进一步扩大。
5.保险投资风险。经理人员只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他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也不需要承担经营亏损的责任,为追求任内的高利润,可能会盲目投资,造成一些非系统性风险。另外,一些保险投资的系统风险如商业周期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虽然是保险公司不可控的,但也会因为盲目投资而加大损失程度。
6.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主要是保险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出现恶性竞争往往是因为经理人员为了考虑自己任期内的业绩,从而采取粗放式经营方式,盲目扩大机构,加大恶性竞争风险。恶性价格竞争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严重威胁着公司的偿付能力。
7.治理风险。一方面,有些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股东越位、非正常关联交易问题较突出,公司资源频繁被关联方占用;有些外资公司存在中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各50%的股权结构,控制权相当;少数公司股东关系复杂,隐藏股东关联关系,仍存股权代持、隐性股东等问题。另一方面,股权变更频繁、股权质押比例较高、高管人员变更频繁等情形不利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也给公司治理带来极大挑战。
8.新兴风险。一是科技变革给保险业带来多重挑战。保险科技加速保险业务数字化转型,但部分保险公司对于转型所需的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认识不足,缺乏整体布局和统筹规划,对公司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管控带来巨大挑战。科技运用带来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衍生风险亦不容忽视。二是会计准则变革对行业提出更高要求。IFRS9和IFRS17将给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带来重大变化,新准则的复杂性和实施难度,对保险公司财务、精算、IT、战略规划、业务发展、投资策略、营运管理、风险管理等公司经营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什么是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形式有哪些?
[答题要点]
一、债务重组定义
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下列情形不属于债务重组:
(一)债务人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按约定转为股权(因为没有改变约定);
(二)债务人破产清算(此时应按清算会计处理);
(三)债务人改组(权利与义务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四)债务人借新债偿旧债(借新还旧时,旧的债务已经被履约)。
二、债务重组的形式
债务重组一般包括下列方式,或下列一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一)债务人以资产清偿债务。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二)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
(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除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以外,采用调整债务本金、改变债务利息、变更还款期限等方式修改债权和债务的其他条款,形成重组债权和重组债务。
(四)以上方式的组合。
1.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转为资本;
2.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3.债务的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4.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谈谈你对股东有限责任和法人人格否认的认识。
[答题要点]
一、股东有限责任
(一)定义
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的一种类型。是指股东以投资(出资额或者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通过公司这个中间物对外承担责任。股东有限责任乃现代公司法律的基石。可以说,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建立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的完善,皆与股东有限责任密切相关。抽去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现代公司法律的大厦将难以支撑,现代公司的法律体系就必然失去重心。
(二)股东有限责任的原则
1.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种责任属于法定的量的有限责任。
2.公司独立责任,股东责任与公司责任相互分离。股东对公司负责,不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公司的责任属于公司的责任,原则上不能向股东进行追索。
(三)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条件
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条件,即应以股东和公司人格的彼此独立和相互分离为前提。
1.公司法人人格须独立于股东而存在。公司要享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并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2.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必须遵循公司和股东彻底分离的原则。这种分离首先表现在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的彻底分离,其次表现为股东远离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财产权和公司经营权的彻底分离。
二、法人人格否认
(一)定义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不否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的前提下,对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从事不当的行为,导致公司的债权人受到损害的,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人可以直接请求股东偿还公司债务。
(二)本质
其本质是为了防止利用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来规避法律,从而逃避其应承担的法律和合同义务,债权人及其他合法权益人的合法利益,使法律形式的公平与实质公平相统一。
三、二者的联系
(一)二者存在基础一致: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条件,即应以股东和公司人格的彼此独立和相互分离为前提。具体言之:首先,公司法人人格须独立于股东而存在。第二,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必须遵循公司和股东彻底分离的原则。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也同样以法人人格合法存在为基础。
(二)后者是前者的补充:股东有限责任忽视对债权人的保护,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提供了机会。为了实现股东、公司及公司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目前,许多国家在公司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纷纷采取公司人格否认的制度来弥补有限责任的缺陷。这种制度在英美法系中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后者是对前者的有益补充。
简述数据挖掘的分类,并说明黑客盗用客户数据用的是哪一种方法。
[答题要点]
一、阐述数据挖掘的分类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知识发现”(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中的一个步骤,又译为资料探勘、数据采矿,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根据挖掘任务,可分为模型发现、数据总结、聚类、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
(二)根据挖掘对象,可分为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时态数据库、文本数据源、多媒体数据库、异质数据库、遗产数据库以及环球网Web等。
(三)根据挖掘方法,可粗分为:机器学习方法、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数据库方法等。
1.机器学习中,可细分为:归纳学习方法(决策树、规则归纳等)、基于范例学习、遗传算法等。
2.统计方法中,可细分为:回归分析(多元回归、自回归等)、判别分析(贝叶斯判别、费歇尔判别、非参数判别等)、聚类分析(系统聚类、动态聚类等)、探索性分析(主元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等。
3.神经网络方法中,可细分为:前向神经网络(BP算法等)、自组织神经网络(自组织特征映射、竞争学习等)等。
4.数据库方法主要是多维数据分析或OLAP方法,另外还有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等。
二、阐述黑客盗用客户数据的方法
黑客盗用客户数据用的是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库方法,以此来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例如在浏览器上登陆Facebook账号后,浏览器会询问是否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一般用户为了方便下次登录都会选择记住用户名和密码。这样就给黑客留下了一个机会,一旦再次打开网页登录,不需要输入密码也可以登录了。
Please share a recent (financial) news.
请分享一个最近的(金融)新闻。
【参考要点】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and the blood of real economy. President Xi stressed that financial risks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battle to prevent major risks. (Background & reasons)
Financial risks and hidden dangers remain and there are some typical cases in our life. For example, the situation of illegal fund raising is still serious. Besides, Evergrande Group, the famous real estate company, also encountered a serious debt crisis due to the control of financing channels. (Typical cases)
Therefore, som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For government, first, we resolutely deal with financial chaos and crack down on illegal financial activities. Second, we enhance oversight of weak links and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Third, we strengthen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In addition, financial systems also take action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For instance, they prevent the resurgence of risky shadow banking, handle risk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ons and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consumers. (Measures)
Based on these measures listed above, some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preventing financial risks. First of all, the blind expansion of financial assets has been fundamentally reversed. Next, shadow banking risks continue to be reduced. Finally, progress was made in identifying and dispos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s)
In a word, if the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systems work together, we can successfully preven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Conclusion)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