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资讯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练习题

2023-02-22 20:49:49 来源:教育之星

在考试当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时有出现,且常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接下来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练一练相关。

一、单项选择题


(资料图)

1.乘电梯时候,有人抽烟,大家都会感到很厌恶,这是(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1.【答案】A。解析:道德情感从层次上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第二级水平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第三级水平是意识到道德理论的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看见他人,是视觉感受,属于直接层面。故本题答案为A。

2.下列属于道德发展的普遍原则定向阶段的是( )。

A.小张认为规则如果不能很好地达到平等和正义,就可以被打破

B.小敏想要得到妈妈的表扬,所以事事都按妈妈的标准来做

C.小赵认为同桌无视学校规章制度,做事随心所欲,所以不是好学生

D.小杨认为老师的要求都是对的,因为如果不按老师的要求做,就会被惩罚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是进行道德判断的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选项A,以“平等和正义”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属于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

选项B,“按妈妈的标准来做”属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选项C,小赵强调“规章制度”,注重维护法制等,这属于维护或秩序道德定向阶段。

选项D,如果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会受到惩罚,这属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故本题选择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

A.服从 B.懦弱 C.幼稚 D.消极

1.【答案】ABD。解析:家庭教养方式有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型下的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幼稚、自私是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特征。

2.在品德培养过程中,运用价值辨析形成道德价值观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这样指导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那些阶段?( )

A.选择阶段 B.赞赏阶段 C.行动阶段 D.发展阶段

2.【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观辨析。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①自由选择;②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③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2)赞赏阶段:①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②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①按自己的选择行事;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C选项,行动阶段题干中并未体现。

D选项,该项为干扰项,故排除。

题干中讲述到的考虑什么事情属于选择阶段,感到高兴和告诉同学都属于赞赏阶段。故本题答案选AB。

3.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3.【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有效说服方法的内容。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故选项AC都符合题意。选项 BD 需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AC。

三、判断题

1.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结构成分。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但并不是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有时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抱有某种态度。故本题说法错误。

2.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认知失调。(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态度和行为出现不一致使得人产生不舒服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故本题说法正确。

3.态度与品德的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所以态度和品德的区别在于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二者在价值上内化的程度也不同。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4.9-10 岁儿童既不简单服从,也不机械遵守规则,他们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的服从或不可改变的,皮亚杰称这一阶段为自律阶段。( )

4.【答案】√。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又称自我中心阶段。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 岁):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的规则及对的服从和崇拜为特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由此可知该题说法正确。

5.家长对学生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甚至严厉惩罚,对于学生成长有利。( )

5.【答案】×。解析:家长对学生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甚至严厉惩罚不一定都是对学生有利的,对学生的保护、干涉、惩罚讲究适度原则,过犹不及。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