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丹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塑造形象带来的多义性,所谓“形象大于思想”,使得大家对具体作品较难达成一致理解。但在种种差异性理解中,是否有可能筛选出更适切、精准的解释,从而为评价作品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或者说,怎样的理解才是更为适切的,才不辜负作家的良苦用心,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语文教科书涉及大量文学作品,而高考命题往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其提供的参考答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甚至可以说提供了他人理解的一种依据,那么其答案的适切性问题,正可以为我们讨论文学作品的更好理解,提供案例。
2022年新高考二卷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摘录了萧红名著《呼兰河传》的片段,并设计了3道阅读理解题(在整张卷面中,属于第20至22题)。因为有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正式出版的《高考试题分析及解题精选》,这样,我就可以依据其提供的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来加以讨论。为方便计,先把阅读材料及题目转引下来。
【资料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斜体部分),除了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里的阅读材料,是在小说的第一章和尾声各截取了一部分组合起来的。对那些没有读过整本书的人来说,对于阅读题也能答。而从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看,也没有把小说中的其它内容结合进来,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因为这毕竟不是在考整本书阅读。
先看第20题的参考答案是:
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留恋。
虽然这样的回答从常理看似乎没问题,但仅仅局限这短小的片段材料下判断,还是有瑕疵的。因为一方面只是从称谓来比较“他”与“祖父”的区别,流于抽象。比如,假设这位祖父替换成高尔基长篇小说《童年》中的外祖父,“我”的长大充满被外祖父痛打的记忆,那么,如果结尾反复念叨外祖父,就未必一定比称呼“他”有更多的尊敬和亲切,或许倒是记仇。另一方面,我们读此段文字能够产生尊敬与亲切的意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过《呼兰河传》的第三章,是关于“我”和祖父的那段温暖相处的描写充溢在书中,到结尾处水到渠成形成了浓郁的感情,就如同黑格尔说的,当老人说出一句小孩也会说的格言时,已经把自己的全部人生经验灌注其中,这才达成了感人的力量。于是,分析这样写称呼的好处,与其说是在分析这一称呼本身的好处,倒不如说是需要分析其对隐含在其他部分的描写的强化和对这一称呼与“我”关系内涵及情感理解的深化。
如果说,第20题的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因为阅读材料片段难以顾及整本书的其它内容而形成了缺憾,那么就第21和22题来说,其材料本身的片段分析乃至提出问题的方式,都是值得再斟酌的。
就第21题来说,因为表达效果已经在题干给出,所以就需要我们从语言形式来寻找原因。命题组给出参考答案是: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由于题目把划线内容概括为“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 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样,答案就从称呼词引出的句子和句式两方面入手来答:句子中的称呼词是对举叙说,句式是多处相似,这样归结到内容的相同,似乎也没问题。但恰恰是命题者在题干概括的这一表达效果,是可以有不同理解的。
有学者从文学阅读考查和语言运用考查区分的角度,提出一种看法是:
文学阅读可能还会更加注重最后一个句子,即:“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句子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所谓“文气”也就出现了变化,甚至可以说,前面3个“不变”的句式,都是为了这个“变”来作铺垫的:这个句子里只有“祖父”,没有了“我”,因为祖父死了,“我”的年龄增长再也无法同“祖父”对举并置了,“祖父”不在了,只留下“我”孤零零地在这世上,那是多么大的哀愁与寂寞。这时,时光的流逝就不再仅仅是时光流逝,而变成了生死相继。这里面蕴藏的感情,就在思念之情、苍凉之感之外,又增加了孤独与哀恸之感。(鲁小东、桑野《考查文学阅读能力还是语言应用能力――从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两道语用题说起》)
对此结论,我既认同,又不认同。
认同的是指出小说这段话里有孤独和哀恸之感。不认同的是:其一,针对文学阅读考查才需要分析的情感,考查语言运用同样需要,因为这是构成语言运用的基本内容。当然,这涉及他们对测试的基本定位,认为语用考查侧重于语言形式,文学考查侧重于思想感情,而恰恰是这个说法我无法认同。就像有老师提示的,文学本身就是语用过程,但语用过程不都是文学的。所以很难把语用考查和文学考查作为并列关系来讨论。此问题较为复杂,此不赘述。其二,这不变中的变不是在结尾句才出现。变是被不变的表象遮掩住了,这种变在句子开头就已经呈现。由于论者太注意了句式形式上的呈现,而忽视了,在开头句中,在相似的句式中,就有实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情感意义方面倒是跟结尾紧密相关的。即这里要表达的是,当“我”刚来到世界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当我长大成人时,祖父已经去世了。“我”和祖父同在这个世界的相处的幸福时光,何其之短!为了强调这一点,文中涉及祖父的词语,除开“已经”外,还连用了三个“就”:“就快七十了”“就七十八十岁了”“就死了”。如果说副词“就”涉及时间表达的一个功能就是以某个时间为参照点,以说明时间变化之快。那么这里是以“我”的成长为时间参照点,强调祖父的衰老和去世是何其之快!这才是以表面的两人变化同时的同步中,所要表现的深刻的不同步。如果理解了小说描写的这一点,那么题目中“表达效果”的概括连同参考答案,都需要重新思考了,否则就没有抓住这几句话所表达的本质,甚至可以说没读懂其基本的意思。而这种需要重新思考的读懂,也关联到下一题的参考答案的拟制。
关于第22题,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是:
修辞手法:排比。 表达效果:①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突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②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
虽然修辞手法的辨认一般认为没有多少思考容量,但怎么从大段语句中把排比句式离析出来,可以检验我们对语言运用理解的精准度。恰好,考试院提供的解题思路列出了命题组的理解路径,他们所揭示的排比句式是多次重复的“那……是不是……”。遗憾的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揭示,似乎把一个很重要词遗漏了,那就是“还”,以此构成“那……是不是还……”的句式。添加这个“还”,就表现出“我”不仅仅念叨这些景物,而且也把景物可能的失落或者即使还在而自己又回不去的悲凉充分凸显了出来。于是,说这里有“满满的回忆”,有“怀念之情”,都对。但失落的悲哀和回不去的伤感,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种情感,贯穿于小说始终,也是统一在试卷所选材料的整体中的。
顺便一说,原小说结尾的落款“1940,12,20香港完稿”,特别意味深长。那是作者作为主体所处当下的特定情境,也成为进入小说中“我”这一主体建构的心理动力,这是另一个话题,此不赘述。
总之,但就高考命题的参考答案还存有较大改进空间这一点来看,也许文学阅读理解还是可以得出适切和不太适切的大致判断,但这一判断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大概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以上所论如有不当,还望方家不吝指教。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