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跟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2022-12-08 14:29:23 来源:创视网

清明节跟寒食节的区别

1、 功能不同:清明节到了,寒食节也随之而来。

2、 现在有人把寒食和清明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对的。

3、 因为一个是农耕节,一个是民俗节,它们不是一回事。

4、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5日左右。

5、 寒食节是一个民间节日,起源于晋文公重耳大臣介之推宁在山西介休绵山上被烧死,却不肯下山被封侯的故事。

6、 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典故和民俗,这是两回事;但这两个节日相隔一两天,甚至重合在同一天,所以被称为清明和寒食。

7、 文化内涵不同:唐代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连续的不同主题的节日。前者怀旧丧,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口气一辈子,息息相关。

8、 禁火的目的是为了出火,祭祀死亡的目的是保护生命。这就是寒食和清明的内在文化联系。

9、 唐玄宗年间,朝廷以政令将民间扫墓的习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因为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寒食节的习俗很早就和清明联系在一起,扫墓也从寒食推迟到了清明。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的由来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此日定为禁火寒食之日,后代就称寒食节。

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相传晋文公重耳被逼逃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下腿上的肉,为晋文公充饥。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不愿出山的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绵山的一颗柳树下。晋文公感念他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修祠立庙。还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实际当代人已经很少知道寒食节,因为寒食节已经融入了清明节了。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所以又称“百五日”“一百五”,按照正常农历算法,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寒食渐渐与清明合二为一,清明把寒食扫墓祭祀的习俗收归名下,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人们因怀念介子推而不举火,但正是这样对于山林的保护和对先贤的怀念,才有无限的绿水青山。 山水虽然很冷清,但是介子推的寺院也处于春天的荒凉之中,总的来说,寒食节减少了山火灾难的发生。 关于寒食节的唐诗特别多,涵盖了很多方面。 比如这个唐朝王昌龄的《寒食即事》:

“晋阳寒食的,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